核磁共振成像_簡介(二)
點擊次數(shù):3486 更新時間:2017-12-05
核磁共振成像_簡介(二) | | 背景簡介 在MRI成像中,傅立葉成像占主流。 下面對傅立葉成像基本方法進行簡介。 假設待成像層面處于xOy平面內(nèi)的N*N矩陣,實驗中用梯度線圈產(chǎn)生沿x和y方向的線性梯度磁場。首先使用π/2脈沖激勵成像層面,π/2脈沖之后,F(xiàn)ID信號產(chǎn)生出來,但不接收。如果要建立一個N*N的數(shù)據(jù)矩陣需要對每個信號采集N次,并才及N個不同的信號。在這樣的傅立葉成像中,各個FID信號在一個梯度作用下發(fā)展,在另一個梯度下采集,一般只采集FID信號的一部分。 在傅立葉成像中,t1和t2兩段時間內(nèi)分別施加了正交梯度磁場Gx和Gy,所采集到的N個信號都包含的頻率成分為: ωx=γxGx 而在t2開始FID信號具有不同的初始相位: Φy=γyGyt1 由于Gy的作用時間t1長短不同,信號的幅度和相位受到了不同的調(diào)制,使沿y軸不同體素的質(zhì)子具有不同的相位,由于Gx作用使沿x不同體素質(zhì)子具有不同的頻率,所以Gy稱為相位編碼梯度,t1稱為相位編碼時間;Gx稱為頻率編碼梯度,t2稱為頻率編碼時間。 | 核磁共振實驗教學案例展示(VMRI虛擬平臺模擬SE序列成像采集過程) | | | | |
|